1898 - 1916
北京大學創(chuàng)建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
京師大學堂在維新變法運動中誕生。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舉國震動。面對列強瓜分中國的嚴重危機,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等先進知識分子大聲疾呼變法自強,挽救危亡,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改革舊教育,建立新學堂成為變法的第一要務。1896年6月,刑部侍郎李端棻奏《請推廣學校折》,提出在京師設立大學堂。1898年6月11日,光緒頒布“明定國是”詔書,正式宣布變法。詔書強調:“京師大學堂為各行省之倡,尤應首先舉辦?!?月3日,光緒批準了總理衙門上奏的《遵旨籌辦京師大學堂并擬開辦詳細章程折》。章程由梁啟超起草,體現(xiàn)了維新派的教育改革思想。章程規(guī)定:“各省學堂皆歸大學堂統(tǒng)轄”,學堂培養(yǎng)“非常之才”,教學內容應“中西并重”。這是京師大學堂的第一個辦學章程,也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最早的學制綱要。光緒在批準該章程的同時,派吏部尚書孫家鼐為管理大學堂事務大臣。自此,中國近代第一所由中央政府直接創(chuàng)辦的綜合性大學正式成立。此時的京師大學堂行使雙重職能,既是國家最高學府,又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9月21日, 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發(fā)動“戊戌政變”,變法措施幾乎全被廢除,唯大學堂因“為培植人才之地”得以保留,但原訂的辦學方針和學校規(guī)模均難以實現(xiàn):12月31日,大學堂開學,原擬招生500人,實際僅設一招收進士、舉人的仕學院,兼寓中小學堂共錄取學生160余人;課程只設詩、書、易、禮四堂和春、秋兩堂。第二年學生增加到200余人,中西并學,除經(jīng)史外,開設算學、格致、化學及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日文等普通課程,另立史學、地理、政治專門講堂。此為中國近代國立大學教育的開端。
新生的大學堂旋遭劫難。1900年5月,義和團運動進入高潮,大學堂受到?jīng)_擊。8月,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大學堂被俄、德侵略軍盤踞,遭嚴重破壞、被迫停辦。1902年1月,清廷下令恢復京師大學堂,任命吏部尚書張百熙為管學大臣。張百熙悉心辦學,對大學堂的恢復和發(fā)展卓有功績。1902年12月17日,京師大學堂速成科的師范館和仕學館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同年,設藏書樓,這是中國最早的近代大學圖書館。張百熙主持制定了一套從小學到大學的學堂章程,1902年8月頒行各省,稱《欽定學堂章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由政府正式頒布的學制系統(tǒng),其中的《欽定大學堂章程》是京師大學堂的第二個辦學章程,明確規(guī)定辦學宗旨為“激發(fā)忠愛,開通智慧,振興實業(yè)”,“端正趨向,造就通才”。1904年1月,清廷又頒布《奏定學堂章程》,其中的《大學堂章程》是京師大學堂的第三個辦學章程。同時,清政府設學務大臣,統(tǒng)轄全國學務,京師大學堂設總監(jiān)督,專管大學堂事務,張亨嘉為首任總監(jiān)督。1905年12月清廷設學部,為中央教育行政機關,京師大學堂直屬學部。
大學堂恢復后,先后設立了一系列學館,開辦了分科大學,為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專業(yè)系科奠定了基礎。1902年開辦的師范館為中國最早培養(yǎng)教師人才的機構,1904年改為優(yōu)級師范科,1908年改為優(yōu)級師范學堂。1902年開辦的仕學館專為“培養(yǎng)官才”;翌年清廷設進士館,招收新科進士百余名,1904年仕學館并入進士館。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后,進士館失去存在的必要,于1907年改為法政學堂。1902年同文館并入大學堂,次年改立譯學館,設英、法、俄、德、日等語言文字???,培養(yǎng)翻譯外交人才,1911年停辦。1903年開辦醫(yī)學實業(yè)館,1905年改為醫(yī)學館,分醫(yī)學和診治兩部分,1906年改為京師專門醫(yī)學堂。1904年設立的預備科,為開辦大學分科準備了生源。1907年設立博物實習科,分制作標本、模型和圖畫三類。1905年至1907年,大學堂舉行了三屆體育運動會,開近代高等教育重視體育教育之風氣。1903年,大學堂選拔47名學生,派往日本和歐美留學,這是大學堂的第一批留學生。1910年3月31日,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舉行開學典禮。共開辦經(jīng)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農(nóng)科、工程科、商科七個分科大學,一所近代意義的綜合大學初具規(guī)模。
京師大學堂是在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加劇的歷史背景下建立的,從誕生之日起,就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1903年4月30日,大學堂學生“鳴鐘上堂”舉行集會,聲討沙俄侵占中國東北的罪行,譴責清政府妥協(xié)投降,要求拒約抗俄。會后起草了《拒俄書》和《爭俄約疏》。京師大學堂學生投身拒俄運動,是北京大學也是中國近代高等學校第一次反帝愛國學生運動。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推翻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建立,5月3日民國政府頒令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校,總監(jiān)督改稱大學校校長。著名學者嚴復出任北大首任校長。嚴復力圖按照近代學術體系和世界高等教育通行模式來整頓學校課程,將“經(jīng)科”并入“文科”,將“格致科”改為“理科”,積極開設介紹西方新學的課程,重新聘用教職員,規(guī)定教員必須專職教學。在學校初顯起色之時,7月,教育部以經(jīng)費困難等為由,欲停辦北大。嚴復即向教育部寫了《論北京大學校不可停辦說帖》和《分科大學改良辦法說帖》,申述北京大學不應停辦的理由,強調大學具有“保存一切高尚之學術,以崇國家之文化”的使命,“理應兼收并蓄,廣納眾流,以成其大”。在北大師生和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下,當局放棄停辦北大。當年10月,嚴復辭去北大校長職務。此后相繼由章士釗(未到任,由馬良代理)、何燏時、胡仁源任校長。1913年9月,教育部又令北大并入天津北洋大學。何燏時校長呈文反對,北大畢業(yè)同學會也上書大總統(tǒng)申述,迫使當局收回成命。
1913年春,北大招收了民國成立后的第一批預科新生200余人。11月大學分科的舊班學生226人畢業(yè),這是北大歷史上第一批本科畢業(yè)生。1914年胡仁源校長制定《北京大學計劃書》,提出擴招新生、改進教學法、編寫教材和講授要目、添購教學設備、整理圖書等措施。學校規(guī)模擴大,一批知名教授聚集北大,文科有陳黻宸、黃侃、朱希祖、陳漢章、辜鴻銘、林琴南、馬敘倫、錢玄同、沈尹默、馬裕藻等;理科有夏元瑮、胡濬濟等;法科有陶履恭、張耀曾等;工科有溫宗禹、孫瑞林等。馮祖荀、何育杰、俞同奎等京師大學堂首批派出留學生,學成后回母校任教,開設現(xiàn)代數(shù)、理、化課程,成為這些新學科的奠基人。為適應北大發(fā)展的需要,1916年,學校借款在漢花園(今沙灘)興建新樓,于1918年8月落成,這就是著名的北大紅樓。